dx-banner-03.jpg

上觀新聞: 打造千億級肉牛産業,創新“共生共赢”鄉村振興樣本

2022-01-09

   标準化的廠房、整齊劃一的乳白色牛棚、穿着規範的飼養員……在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鳳合鎮草壩子,一座占地900多畝的現代化牧場就坐落于此。這是上海鵬欣(集團)有限公司落地昆明的首個肉牛産業項目,也是西南地區最大單體、最大養殖規模的标準化、設施化肉牛飼養示範牧場。2021年7月18日,1萬餘頭優質海福特種母牛從烏拉圭蒙特維迪亞港口出發,跨越萬裡順利抵達鵬欣尋甸鳳合示範牧場。由此,滬滇攜手推進千億級肉牛産業翻開新篇章。

WeChat Image_20220110084930.jpg


    搶抓機遇布局肉牛産業,上海民企彰顯使命擔當

    雲南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态環境,具有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優越自然條件,且雲南肉牛産業基礎紮實,肉牛存欄量相對穩定,整體生産水平逐年提升。鵬欣集團看好雲南的産業發展基礎,于去年8月與雲南省相關部門和州市政府簽訂了“打造千億級肉牛産業”相關合作協議,高起點建設“高原肉牛産業示範園區”,形成集科研、養殖、育種、種牛擴繁、飼料加工為一體的完整肉牛全産業鍊,并計劃5年内進口120萬頭肉牛,在雲南各州市建設總規模達230萬頭的肉牛産業基地。

    産業協議簽訂後不久,國務院辦公廳及雲南省政府先後發布《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《雲南省支持肉牛産業加快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》,國家級的政策支持讓這項計劃穩步推進。

    目前,鵬欣集團在雲南11個州市布局30個規模化優質能繁母牛牧場,截至2021年11月,已投入運營牧場7個,包括尋甸鳳合示範牧場、臨滄耿馬城子牧場、臨滄雲縣鵬雲牧場、臨滄耿馬四排山牧場、保山騰沖鵬騰牧場、保山楊柳鄉牧場、昭通魯甸桃源鄉牧場一期等,存欄的優質肉牛達3.9萬餘頭;處于建設期項目有9個,2022年預計将建設項目21個,預計累計總存欄将達到30萬頭。

    一座座規模化牧場拔地而起,不僅體現了企業的産業發展決心,更彙聚了滬滇兩地人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美好願望。在鵬欣農業公司董事長沈偉平看來,“打造千億級肉牛産業”體現了上海企業的前瞻性與使命感。“畜牧業投資大、周期長、見效慢,許多民營企業不願涉足。但作為一家上海企業,我們不能隻是旁觀者,而應成為參與者,為雲南發展貢獻‘上海力量’。”

    牽住“種源”牛鼻子,科學繁育本土優質肉牛品種

    一直以來,我國牛肉産業同時面臨兩個難題。一是優質能繁母牛的缺口巨大,牛肉産量增速緩慢,隻能依靠進口牛肉來彌補供需缺口。然而進口牛肉量受到進口國國情制約,缺口難以填補。二是我國肉牛産業主體長期以來是農民和家庭農場,養殖場肉牛業起步晚、底子薄,缺乏科學化的繁育體系和有效的品質管理體系,生産效率低,難以形成規模化産業。

    難題如何破解?在全球農牧業深耕多年的鵬欣集團,直切問題核心,牢牢牽住“種源”的牛鼻子,利用自身獨有的海外資源渠道,從新西蘭、烏拉圭和智利等國進口安格斯、海福特等優良牛種。這些牛種均為乳肉兼用偏肉型的優質能繁母牛,環境适應性強,具備均衡的乳、肉性能和遺傳穩定性,存欄量較大,是種源的首選。

    “種源”有了保障,如何更有效地繁育,形成本土化的優質肉牛品種?背後依靠的是标準化的管理和科學化的培育。

    在鵬欣的牧場裡,技術人員各司其職、分區管理,将母牛和小牛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。以尋甸鳳合示範牧場為例,牛隻根據月齡大小、體重進行分群,按不同的營養需求進行分區飼養,獸醫定期為牛隻“體檢”,保證其健康狀态。繁育技術員則分班次、每天定時觀測牛隻的發情情況,适時進行凍精配種。牛隻懷孕到一定階段後,将進入“圍産區”,由專人負責飼養管理;待産的母牛,則轉入“産房”,由接産員負責接生;犢牛出生後,轉運至“保育區”,由專職犢牛飼養員精心照顧。犢牛長至6月齡時,公犢牛将進去小公牛育肥場,母犢牛将轉至泌乳牛舍,進行機械化擠奶。

    “這裡的牛隻飲食非常講究,每天都吃‘營養餐’,特别幸福。”尋甸鳳合示範牧場行政經理李躍龍口中的“營養餐”,來自于牧場的TMR飼料中心。TMR即“全混合日糧”的英文縮寫,是目前全球公認最有效的牛飼養技術。以牧場TMR飼料中心作為“中央廚房”,将粗料、精料、礦物質、維生素等按比例混合形成TMR飼料。同時,依托鵬欣肉牛産業技術創新中心飼料檢測平台,提供飼料營養成分、毒素含量、重金屬含量等數據,确保牛隻的飲食安全、合理。與一般飼料相比,TMR飼料中的營養不僅能滿足肉牛日常的生長需要,還能提升牛種的健康水平,減少患病率。

    創新“六位一體”模式,激發産業“造血”能力

    鄉村振興,關鍵是産業振興。鵬欣集團通過規模化的優質能繁母牛牧場、小母牛培養場、小公牛育肥場、萬畝種植基地、粗飼料收儲加工點、TMR飼料中心“六位一體”的産業協作模式,将産業幫扶滲透到産業鍊的每一環節。通過“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的合作模式,全面激發産業“造血”能力。

    由鵬欣集團自建的能繁母牛牧場、小母牛培育場和TMR飼料中心為周邊村鎮提供多個就業崗位。馬堯麗是尋甸鳳合示範牧場的犢牛班長,負責照顧牧場的“新生兒”,以及飼養管理、疾病監測、清潔消毒等工作。受疫情影響,在外省打工的馬堯麗回鄉務工,通過了鳳合牧場的招工面試。如今入職5個月,她已經成為骨幹員工。“牧場不僅能幫我們繳納社保,還面向我們這些新員工開展了畜牧獸醫、繁育、接産等專業技術培訓。”她喜滋滋地說,“在家門口有穩定工作,收入比在外打工更高,讓我的心裡有了盼頭。”據悉,鳳合示範牧場投産後,吸納本地工人121人,占牧場職工數的70%,每人每月收入3000至5000元。

    由政府出資建造的小公牛育肥場、千畝飼料種植基地和粗飼料收儲加工廠,則為周邊村民提供增收渠道。以小公牛育肥場為例,村集體向牧場認養千頭規模小公牛,建立肉牛養殖合作社,鼓勵有養牛經驗的農戶參股其中,政府給予合作社貸款等金融支持及各項政策補貼,企業提供技術扶持,由專業人員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,并對小公牛的培育過程進行全程監管。待小公牛20個月育成出欄後,由牧場負責收購,每頭牛約盈利5000至6000元,再由合作社根據農戶占股比例進行分紅。

WeChat Image_20220110085127.jpg

    據李躍龍介紹,牧場實施了保底政策,讓村民養牛沒有後顧之憂。“農民隻要參股就有1500元的保底收入;若一頭牛的赢利在3000元以下,牧場則不參與分紅,全部讓利給合作社和村民。”目前,尋甸鳳合示範牧場周邊的小公牛育肥場正處建設期,經當地政府号召,附近村民參與養牛的積極性已被調動起來。

    與此同時,養牛業也帶動當地種植業和飼料加工業的發展。鵬欣集團通過調研每個縣、鎮(鄉)、村的農業種植結構,建立青貯粗飼料三級合作模式。以村為單位建立收購點,以鎮為單位建立加工點,以縣為單位設立青貯基地,收購、加工成青貯成品,裹包後運抵基地堆貯或窖貯,其間由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從種植、收割到加工全程指導,有效提高了農戶飼草原料種植的積極性。2021年,鳳合示範牧場預計收購尋甸全株青貯玉米原料11310噸,涉及4個鄉鎮的2260戶農戶,按每畝700元增收計算,預計可帶動農戶增收99.4萬元。

    未來,鵬欣集團将持續打造集“可研開發、種源供應、種源擴繁、規模養殖、屠宰加工、商貿物流”于一體的肉牛全産業鍊條。在雲南,鵬欣集團布局的肉牛産業預計将實現500億元以上養殖産值,帶動飼草飼料及生物有機肥産業産值可達150億元,屠宰加工收益60億元以上,加工産值600億到800億元。在産業鍊融合發展的帶動下,雲南省肉牛産業有望突破千億元産值,可帶動近百萬人參與相關産業。